篇三:
成長速度快慢取決于
你選擇“高成長區”還是“低成長區”
紅桃17·c18起草公司有個電話銷售部門,一部分銷售人員業績平平,很長時間都沒有增長,而有一部分優秀銷售人員,其業績經常大幅超出平均水平。
開始時,管理層分析認為,那些業績一般的員工是因為電話打得不夠多,不夠勤奮。
后來,我調來現場統計數據與電話錄音,一番了解之后,發現情況完全不是這樣的。那些業績一般的員工,大多數人的電話量并不比優秀員工少,有的還超過了優秀員工。
那他們業績落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?
經過進一步了解,發現造成他們業績差距的原因,在打電話的潛在客戶名單上。
業績一般的員工做法:一直使用公司提供的潛在客戶名單,日復一日從上班機械地按照話術打到下班,并且形成工作習慣,樂此不疲。業績沒有突破,就抱怨公司提供的名單不好。
而優秀銷售員工的做法:第一,充分利用好公司名單,開動腦筋,每天下班后對客戶進行分析,然后區別對待,對成單可能性大的潛在客戶多花時間,并自己設計針對性強的話術;第二,不僅僅依賴公司的名單,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,開拓找新名單的渠道。
我認為影響一個人成長速度的主要原因,在于你將時間、精力投入到哪里,是選擇“低成長區”還是選擇“高成長區”。
什么是“低成長區”?
低成長區:一是指崗位上那些你熟悉與熟練,并長期重復進行的工作,以及工作習慣。這種工作往往改進少,不能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、績效突破與提升。二是指雜亂分散的工作范圍,由于缺乏專注聚焦與深入,無法進步。
不少人都不愿意面對陌生的、需要投入學習、耗費腦力又擔風險的事情,寧愿待在“低成長區”。
因此,“低成長區”成為了一種使人深陷其中、難以自拔的“舒適區”。
那些將時間精力花在“低成長區”的人們,看起來每天都在忙碌,每天都很勤奮努力,甚至感到充實和心滿意足。
殊不知,由于進步緩慢,正逐漸被每天都在“高成長區”高速成長的人,遠遠甩開。
什么是“高成長區”?
高成長區:可以驅動職業發展與專業進步的新工作;改進原有的工作、學習新方法、解決新問題等。
從“低成長區”進入“高成長區”,是思考深度的升級。
那些業績一般的員工,他們之所以落后,因為舍不得離開舒適區,而滯留在“低成長區”。
而那些業績優秀的員工,都是選擇在“高成長區”奮斗與學習的人,因此他們的能力不斷提高,瓶頸不斷突破,資源優勢不斷增強,最后績效持續增長。